最近喜剧演员巩汉林关于中国足球的言论引起了各种争议。他说:建议改革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制度,比如娱乐明星,有的球员年薪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但就是不能在球场上进球,这完全是中国人的耻辱。前国足队长冯潇霆14日深夜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表长文。此前,冯潇霆曾表示自己即将退役——“接下来,他准备放走巩汉林”。
如果不是冯潇霆的调侃,巩汉林之前对中国足球现状的评论可能已经被人们淡忘了。毕竟这个领域有太多讽刺甚至愤怒的声音,置身其中或者置身其中的人物鼓膜早已麻木,甚至连他们的真知灼见都难以引起共鸣。
如果没有巩汉林的反击,或许,在接下来的10天里,中国足球冲上热搜的概率微乎其微。突然问:有多少人能马上回答出接下来两场比赛的准确时间,这支球队在集训期间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能马上给出确切答案的人不会太多。
目前,中国足球作为一个社会话题的属性远远多于其比赛本身的属性。一场比赛,除了输赢,最重要的是留下什么样的谈资在舆论场上争论发酵。
姑且相信冯潇霆和巩汉林之争不是幕后专家操纵的,但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无疑与交通法高度吻合。上过18次春晚的著名演员和职业生涯丰富、国家队经历坎坷的著名运动员,在自媒体的舞台上“面对面”的时候,这种“PK”本身就极其有趣。况且题目的核心是谁都可以评论。
所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队,足球圈的大V们高呼保护这个行业的尊严。巩汉林人质疑“懂球的专家”。“我不懂球,但我会看比分。”
似乎在这场辩论中,结果只有一个,肯定有一方是错的,而决定“比赛结果”的,是看哪一方声势浩大。
剧情有多相似?前国足主教练李铁也一度陷入这场风波,最终告别了自己的位置。这是足球圈里的一部“滚转”剧。率先表达心声的人大多有过行业经历。随后,媒体的创作者们借助这股热潮,开始了歌曲改编、段落演绎等“二次加工”。现在随着李铁的倒下,一切尘埃落定,但球队还是那支球队,甚至阵容更加萎靡,气氛更加微妙。但战绩印证了范志毅“泰国输给越南”的神奇预言。
就比赛本身而言,那场“论战”没有赢家,在极其尖锐的对话环境中不可能产生真正理性客观的思想。就“争议”本身而言,没有一个参与者输了。至少,上千万的视频说明,这是一条获取人气的快速通道。
肥沃的土地人人羡慕,但是荒地很多。近两年中国足球“争议”不断,根本原因在于成绩不佳。中国足球作为第一个进行职业化改革的运动,长期被“伪占中”的角色蚕食,直到金元足球像裹着蜂蜜的毒药一样出现。当人们尝到最后的甜头时,他们孱弱的身体就被更加猛烈地摧毁了。
从“第六联赛”到联赛运营危机,从世界名帅到本土教练,从强势归化到归化告别,短短几年时间,中国足球的基本面发生了巨大的逆转,管理者忙于处理尖锐的问题,从业者的归属感和职业期望值迅速下降。在40强赛中,国足依然可以在马尔代夫、关岛等球队身上找到自信。12强赛已经成为检验中国足球健康程度的“压力测试”。这样一来,漏洞就很多了。
回到“冯巩之争”本身,抛开冯潇霆的妙语,两位主角在主要观点上说的并不是同一件事。
巩汉林之前的发言严厉批评的不仅仅是足球界,还有娱乐圈巨额逃税的行为。不争的事实是,中国足球的高工资现象需要得到纠正。但由于剪辑等原因,他对足球的看法被放大了。
【/h/】冯潇霆的长文,是情理交融。足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把系统的罪行归咎于运动员、教练等个人,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尊重。就像他们的高薪需要被质疑一样,他们在赛场上的努力也值得被尊重。正如老话所说,那些现在穿着球衣的人已经是最好的球员了。如果他们不能,谁能呢?
现在“他们”做不到。未来谁能做到?这才是更值得讨论和回答的问题。
他上过18次春晚,这是观众对巩汉林的认可,也是他演技过硬的体现。18岁进入国家队,拿过中超和亚冠,这也是冯潇霆值得骄傲的成绩。每个行业都有客观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只要他们存在,就不会缺少质疑的声音。
今天,巩汉林说:“明天,还有别人。”再真诚的冯潇霆,说多了也会变成老生常谈。
一个预告:24日11点,国足将迎来与沙特的比赛。这场争论将以何种方式结束,关键是看比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