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喵下载站:优质、全面、安全的专业下载站! 首页|最近更新|专题集合

《原子之心》——苏联式粗狂外表下惊艳的艺术与细腻的文学

时间:2023-02-24 10:57:44 来源:www.yusunny.com 人气:

《原子之心》近期力压《霍格沃兹之遗》和《狂野之心》,再次成为游戏圈最吸引眼球的那一个!很多玩家从进游戏第一分钟开始就是拍拍拍,社会主义美学是刻在每个当代中国人内心里的。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

《原子之心》近期力压《霍格沃兹之遗》和《狂野之心》,再次成为游戏圈最吸引眼球的那一个!很多人对于《原子之心》所展现的美术艺术效果表示无话可说,俄罗斯的艺术品味真的有好几层楼那么高,开头的未来城市建设风格太令人惊艳!

很多玩家从进游戏第一分钟开始就是拍拍拍,社会主义美学是刻在每个当代中国人内心里的。

《原子之心》可以说,是一出苏联美学的奇幻式展览,非常通透地展示了其所具有的各种风格。最初的苏联美学,主要要素是构成主义与粗野主义。在《原子之心》中,这两者的存在清晰可见。

先说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它的创造者就是苏联人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Tatlin),他引领了20世纪初苏联先锋派潮流之一。构成主义企图反叛现代艺术的自律性,提倡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对比下游戏中的场景,你很容易发现,就连机器人的设计,也带着构成主义的烙印。

值得一提的是,构成主义的初衷,是先锋艺术家们希望在新的社会形态下,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并摆脱过去那种宫廷审美和贵族阶级的腐臭,从而深入人民生活、体现工人阶级精神与共产主义理想。

再说说粗野主义(Brutalism)。虽然听起来名字带有贬义,但实际的本意并不含这层意思,它来源自法语béton brut,意为“原始的混凝土”。它通过真实的体现结构与材料,除去了一切建筑上的装饰,以夸张粗犷的混凝土构造出巨大形态,直白地暴露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粗野主义原本并非苏联人的原创,它起源于英法,最初是用来形容社会底层那种混凝土房屋简朴的住宅风格。

但是,苏联人却把粗野主义和构成主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了兼具两者风格的建筑和雕塑。而在游戏中,我们也能见到大量具有这样融合风格的建筑,并且又融合了未来观感。而到了苏联中期,一种新的审美又付出了水面,这便是乌托邦式美学,它和斯大林偏好的欧洲古典主义是分不开的(斯大林年轻时曾在格鲁吉亚的神学院学习)。乌托邦美学注重建筑巨大的体量,带有明显的神圣感,旨在赞美理想社会秩序,歌颂苏联的荣耀。

尽管游戏里的苏联和现实里的苏联并不在同一世界线,但这并不能阻碍风格强烈的苏联美学跨越这道鸿沟。在游戏里,鳞次栉比的未来主义建筑、简单明了的构成主义海报、强劲有力的“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以及在无名烈士墓的长明火前悼念战友的二战老兵,共同搭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的舞台环境。

对于早已在游戏中看腻了欧美环境的我而言,《原子之心》中的苏联气息很难不让人动容。从建筑到雕像再到各种工艺品,这些诞生于苏联的人造物并没有什么精雕细琢,反倒是呈现出一种粗犷而原始的震撼力,假如说这款游戏的玩法只有步行模拟,单凭其场景便能让人脑补出一段恢弘大气的英雄史诗。

当然,为了让《原子之心》显得更加别具一格,大量的机器人和包括人在内的改造生物无疑是游戏里极为重要的部分。如果结合现实来看,开发商Mundfish对于苏联的这种设想虽然大胆,但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的苏联的确制造过人偶机器人,进行过令人毛骨悚然的双头狗试验,这些研究无不充斥着苏联人的大胆与疯狂,理论上也可成为一扇通往乌托邦世界的大门。

对于这种机器人大量从事生产工作的设定,已有大量的科幻题材作品提出过“失控”的隐忧。而《原子之心》的故事也正是开始于一次失控事件,玩家所扮演的谢尔盖少校则奉命查出真相,溯本清源。

今天看来,这样的设定谈不上多么新颖,然而结合游戏背景来看却有种别样的意味。相比于许多同类型作品,《原子之心》并没有将机器人失控这一事件完全归咎于某个大反派身上,而是一场围绕着苏联当时切确存在过的观念和理想,展开的推演和辩论。因此,相比于找出“罪魁祸首”而言,那充满想象力和颠覆性的探秘过程才是值得品味的核心内容。

在游玩的这十来个小时里,《原子之心》为玩家呈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乌托邦世界,这里有关于另一条世界线的美好畅想,有无数机械体和实验生物所带来的胆战心惊,同样也有对苏联民族精神与文化符号的镌刻和撰写。

苏联虽逝,然那面旗帜仍飘扬在游戏中,烙印在精神里,贴在战士们的肩头。它所散发的光芒是那样耀眼,照耀之处,无论是狂暴机械,生化怪物,还是法西斯主义都为之胆寒,这些凶恶之物或能逞一时之强,但他们最终的归宿,毫无疑问将是历史长河里最受唾弃的那片尘埃。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